景白安认得干脆,“是。”
“喔。”李云徵风轻云淡的应了声,幽幽道,“去大理石劫狱,景大人长本事了。”
“进宫一个来回,请了旨再去大理寺提人,也不过小半日的功夫,你是觉得朕不会成全你,还是生怕你的心上人在狱中受委屈,舍不得叫她在狱中多呆一刻?”
景白安看了眼李云徵,没做声。
李云徵明了,“喔,是舍不得心上人受委屈。”
“砰!”李云徵随手扔了一件玉器,砸在窗户边,外头的宫人又默默的退开了些。
“苏大姑娘苏月见,芫华姑姑唯一的血脉,说起来,还是朕的表妹。”李云徵换了个姿势,缓缓道,“若芫华姑姑还在世,朕应该早就见过这位表妹。”
说到这里,李云徵稍作停顿,而后语气冷了下来。
“苏京墨早年无意中救过忠王一命,忠王感恩,送去珍宝几件,这事且翻篇不提,但年前忠王调边境心腹秘密回京助其兵变,是他苏京墨开了城门。”
“助忠王造反,这是诛九族的罪,而因苏京墨与云亲王府的这层关系,底下的人都在看着朕如何处置,云亲王府又会不会出手。”
李云徵盯着景白安,意味深长道,“你倒好,直接闯大理寺将人劫了出来,你是冲冠一怒为红颜,却将朕至于两难之地。”
他微微倾身,居高临下沉声道,“你是不是有恃无恐,觉得朕不会治你罪?”
景白安没急着回答,而是沉默了许久,李云徵更不急,端着茶盏悠悠浅饮。
等一盏茶见了底,才听景白安沉声道,“请陛下相助。”
不是请陛下开恩,也不是请陛下饶命。
而是相助。
这个词就用的极其微妙了。
李云徵眼神变了变,唇角缓缓勾起。
思绪又回到了年后那个雪夜。
那时,帝师刚刚离京,他忙于朝政时无暇多想,但闲下来后,心头上便有愧疚与思念。
他还是京中第一纨绔时,最爱的就是往帝师身边凑,那时帝师傅珩还不是帝师,是从无败绩,与储君一同执掌江山的摄政王。
也因此,东宫与摄政王府水火不容。
作为太孙,他本不该与帝师走的太近,可他却偏偏爱缠着帝师,久而久之,帝师待他也就纵容些,也会时常指点他几句。
而那些教诲至今都让他受益匪浅,也明白帝师对他确实真心以待。
若事实当真只是如此便罢了。
可真相却是,他生来早慧。
他比祖父皇父亲更能看清局势,更知道傅珩、雪山贺若族于云宋的重要性,所以他接近傅珩、讨好傅珩,都是有目的的。
他所做的一切,说的好听点是为了黎民百姓,说的难听点,就是为了夺权。
最后他成功了。
但他做的这一切也暴露了。
在傅珩请辞摄政王远离朝堂时,他看似同意转头却径自下旨给了傅珩帝师之位。
傅珩对他有教导之恩,帝师并非虚名。
后来帝师不辞而别,就连帝师府的牌匾都是他亲自带人去换上的,只那时,帝师府已是人去楼空。
那夜,下了很大的雪。
他立在殿前,想起曾经在摄政王府为了多留一刻,不惜用了许多无赖的招数。
那时帝师看似对他不耐烦,实则却已是格外纵容。
可如今,都不一样了。
那个一边对他冷脸相待,一边教他护他的人已经离开了。
他从此,就真的只是孤家寡人了。
而当他收起少年愁绪,转头时却看见了景白安。
他不知道他在那里守了多久,但从他肩上的雪来看,应是很久的。
那一夜他们喝了很多酒,谈少年意气风发,论朝廷当时局势,谈雪山贺若族,也各自诉说对帝师的敬佩,最后二人臭味相投,酒劲上了头竟兄弟相称。
酒醒后,二人默契的对前夜结拜一事只字不提。
毕竟,他是天子。
自那以后,二人无形中添了默契,还多了,天子不该生的友情。
所以他们是君臣,也是知己。
李云徵说对了,景白安敢劫狱,就是仗着李云徵一定会包庇他。
所以,他不求请,求的是相助。
知己好友嘛,不就是这么用的?
良久后,只听李云徵嗤笑了声,“你倒是会给朕惹麻烦。”
闯了祸叫天子来善后的,这世间也就他景白安做的出来。
“朕还真想看看,苏大姑娘究竟是何等姿色,竟将你迷惑至此。”
景白安默了默,道,“待大婚之后,臣带她进宫谢恩。”
李云徵难得的翻了个白眼儿,“嘁。”
“朕给你一月的时间为她脱罪,不然,就怪不得朕了。”
景白安闻言,遂磕头谢恩,“谢陛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