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民国时期的仁人志士都会选择办报纸,正是因为,报纸能影响新的社会思chao与运动,对整个社会历史进程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。
但这个时候,谁又能看到几十几百年后的事,只要一句能引导舆论,就够了。
周显这会也动了心,他又拿起报纸看了会,突然问道:“若是在京城开报社,你可有什么建议?”
那可就多了去了,没吃过猪rou,还没见过猪跑吗,各种影视剧里,小说里随便看一些,都足够洋洋洒洒说上一大堆。
“首先肯定是把人招够啊,负责核对文字和稿件的编辑,跑新闻的记者,印刷的小工,主编社长等等。”钟荧兴致勃勃地说着,“人找够了之后,就可以开始写稿子了,刚开始没什么人投稿,肯定要自己来,而且这还是第一份报纸,关乎着百姓对它的第一印象,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就得慎重一点。”
“比如说?”
钟荧继续道:“当然是多种多样啊,内容不能太死板,直接把朝廷的政令搬上去,不然大家都没兴趣。也不能太高傲,居高临下地对百姓指指点点,否则以后投稿的人会大大减少。最好内容丰富一些,比如一份报纸一共八页,可以刊登一部分政令,后面加上重点讲解,还有一部分时事新闻,再刊登几首诗作,或是一篇小说,又或是某些趣事,笑话等都可以。”
周显心里一动:“朕的诗作能否刊登在上面?”
“当然可以啊!”钟荧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比较正常,“有陛下带头,各地的文人志士一定会踊跃投稿的,而且您还可以发表一下讲话,比如对某件事的看法,或是今年的工作总结,下一年的工作目标等等,还可以把宫里不涉及到隐私的趣事拿来讲讲,这些都可以说的,百姓们早就好奇很久了。”
“父皇,儿臣认为此事可行!”周宸烨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周显,“不如将此事交给儿臣去办,只需要半个月,定能做出我们大黎第一份报纸!”
周显点头:“行,就交给你去办,头期一定要办好,第一回 就得打出名堂。”
“定不负父皇厚望!”
正商量着细节问题,宫人来报,工部侍郎崔礼求见。
父子二人同时眼睛一亮,异口同声道:“快让他进来。”
崔礼?钟荧一时没想起来这人是谁,一看夫子二人脸上的期待,突然就记起来了。
不就是那个报喜鸟,这次又发明出什么好东西来了?
不过他这次却不是一个人来的,身后还有两个侍卫,抬着一个大件,上面盖着一块红布,完全看不出是什么东西。
“恭喜陛......”
崔礼的一句话噎在嗓子里,就被周显打断了,他直接走到两个侍卫面前,掀开红布,看了半晌,不确定地问道:“这是......自行车?”
第124章
“嚯~好家伙!”钟荧连连感叹,“还挺像那么回事的啊。”
她凑近了仔细观察着,跟现代的自行车有很大不同,眼前这一辆,显然就是个半成品,连链条都没有,轮子也不是两个,而是三个,更像儿童车的结构,直接靠着前轮驱动。
脚踏板安在前轮两侧,整体结构是钢铁加竹子结合的设计,座椅是藤条编织一体成型,上面再覆盖一层动物毛皮,来增加舒适性。
整体车架采用大量卯榫结构联接,木制的地方雕花异常完美。车轮是木头烧完了拼接而成,没有橡胶减震,以后屁股有的罪受就是了。
但是因为骑车的人和车身几乎所有重量都集中在后轴,对于驾驶会是个很大的考验,也许是因为要平衡,座椅相对整车比较靠中前,以防止前后重量差距太大翻车。
虽然只能算是个半成品,但能想到做这个,已经很值得赞扬了。
周宸烨也凑过来,不住打量着侍卫抬着的东西,点头道:“看外形的确是。”
周显有些兴奋:“可以骑吗?有没有测试过,最长能一次性骑多远?”
崔礼回道:“回陛下,臣等已试过很多遍,可以正常用,只要轮子和脚踏板不坏,理论上是可以一直骑下去的。”
周显便道:“你先上去试试,就在门口,让朕看看速度如何。”
崔礼拱手答“是”,随即又让侍卫抬着车子放到宫殿外的空地上,撩起衣裳下摆,熟练地骑上去,两腿一蹬,三个轮子便带着他飞快地满场转悠。
这幅场景在钟荧看来,像是什么喜剧默片一样,一身古代官袍的男人,头上还带着乌纱帽,脚下却踩着及其现代的自行车,怎么看怎么有种不现实的荒诞感。
宫女太监侍卫们全都被吸引过来,探头看着崔礼那边,一个个不是捂着嘴就是大张着嘴巴,眼睛震得溜圆。
等崔礼停下,周显急忙走过去,兴奋地说着:“让朕也试试。”
贴身的太监试图阻止:“陛下小心呐,万一摔下来伤了陛下龙体,奴婢可万死难辞其咎。”
周显不耐烦地摆着手:“就这点高度,摔下来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