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中一片寂静,唯独听见低低的啜泣声,贾母却忽然睁开眼,脸色也红润了许多,径自坐起身道:“倒一钟茶来我喝。”
众人见了这番情景,知是回光返照,邢夫人便忙进了一盅参汤。
贾母连喝了几口才放下盅子,环视了众人一眼,微微一笑道:“人都齐全了,正好我临走前有些话要交代你们。”
众人听了忙跪下去,哭道:“老太太!”
贾母叹了一口气,道:“我自十五岁进门,到你们家也有六十多年了,从重孙子媳妇做起,到如今我也有重孙子了,这一辈子福也享尽了,我也知
足了,只是还有些事有些放心不下。”
说罢便叫贾赦、邢夫人,贾政与王夫人上前,道:“我这些年也攒了些体己,前儿已叫鸳鸯收拾出来了,未免你们说我偏心,都按人头分好了,待我死后你们拿了去罢。”
众人闻言都忙跪下了,磕头道:“儿孙们不孝,万不敢贪图老太太的东西。”
贾母摆了摆手,有气无力道:“你们别怨我偏心就好。”说罢又转头看向众人,招手示意宝玉宝钗上前。
宝玉忙拭了泪,扶着宝钗上前。
贾母轻轻叹了一口气,拉着宝玉的手道:“宝玉,你如今也是快当爹的人,可不许再淘气了,宝丫头是个好的,你们既成了夫妻,便好好待她,等我重孙子出生了,也烧纸告诉我一声。”
宝玉早已哭得哽咽难言,唯有含泪点头。
贾母又向宝钗道:“你是个妥当孩子,宝玉天生有些痴性,难免有犯糊涂的时候,等时日一长也就明白了,你也多规劝他,日后好生过日子,我也能走的安心了。”
宝钗也红着眼眶应了。
贾母又道:“我的兰儿在哪里呢?”
李纨拭了泪,轻推贾兰上去。
贾母放了宝玉,拉着贾兰,道:“好孩子,我是看不到你跨马游街的那一天了。”
贾兰闻言顿时眼眶一酸,流下泪来,哽咽道:“老祖宗福寿绵长,日后还要看着我成家立业呢!”
贾母听了顿时笑了,摩挲着他的发顶道:“我的兰儿是个有造化的,日后定然诸事遂心,子孙满堂,咱们贾家日后也就指望你了。
你母亲这些年不容易,可要好生孝顺她,将来你成了人,也叫你母亲风光风光。”
贾兰含泪答应着。
贾母又叫李纨凤姐上前,道:“凤丫头是个伶俐的,只是素日太要强了些,只怕福寿不长,日后可改了罢;珠儿媳妇是个有福的,这些年带着兰儿静静儿的过日子,又教导他成才,倒难为你,你们太太都有了年纪,日后这府里也就要你们多Cao心了。”
凤姐素来最得贾母疼爱,早已哭红了眼睛,李纨想起这些来贾母的疼爱,眼泪也不不由得扑簌簌落下。
贾母此时神
色已渐渐灰败,王夫人等忙上前进参汤,贾母却不肯服,只是望着房中众人,喃喃道:“我的几个丫头呢?”
凤姐含泪上前禀道:“老太太别急,已打发人去请林妹妹她们了。”
正说着,便听丫环来说:“林姑nainai、二姑nainai、四姑nainai、史姑nainai都来了!”
众人忙命快请,便见黛玉、迎春、惜春、湘云四人匆匆进来,三步两步跪倒在贾母榻前,哭道:“老祖宗,孙女儿们来了!”
贾母此时神智早已混沌,闻言勉力睁开眼,看了黛玉三人一眼,微微一笑,声音几不可闻:“好……好……”
黛玉早已哭得泪人一般,紧紧攥住贾母渐渐冰凉的手,哭道:“外祖母,别抛下玉儿……”
湘云、迎春、惜春俱伤心欲绝,跪在床前痛哭失声。
弥留之际,贾母最后看了房中众儿孙一眼,喉间略一响动,手臂垂下,竟是去了,享年八十三岁。
贾母一去,贾政贾琏当即打发家人们往各亲友处报丧,又上奏折报了丁忧。
礼部奏闻,庆德帝念及贾家世代功勋,又系元妃祖母,赏银一千两,谕礼部主祭。
众亲友虽知贾家势败,然今见圣恩隆重,又有顾家、冯家等几门姻亲,连皇后娘娘与太子妃也打发了人来祭奠,因此都来探丧。
贾家择了吉时成殓,停灵正寝。①
比起当初秦可卿丧礼之的隆重风光,贾母的丧礼便黯淡了不少,好在有贾母留下的银子,八十三岁高龄也算是喜丧,总算体体面面办完了身后事。
不过贾母此番病故,贾兰守孝,这二月初二的春闱便没能参加。
贾政与王夫人虽有些遗憾,但思及贾兰今年也只十五岁,再等三年也无妨,还能趁此机会再磨练一番。
这日,贾政正在同贾赦贾琏等人商议扶贾母灵柩回南一事,忽见赖大面色惨白跑过来道:“老爷不好了,方才锦衣府的堂官赵老爷带着好几位司官进来,把住了各门,连府外都围住了,奴才瞧着情况不妙,老爷快看看去!”
众人大惊失色,慌忙迎了出去,只见赵堂官满脸笑容,并不说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