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数日,各色箱笼皆打点妥当, 宅子的钥匙则交给了绣竹夫妻。
这所宅子李纨费了不少心思收拾,才有如今清幽雅致,花木繁盛的模样, 只是若无人打理,时日一久未免必然破败, 倒不如赁出去租给别人,一则房舍有人打理不致寥落, 二则每年也能添一二百两银子的进项。
这日李纨便叫了绣竹过来嘱咐道:“日后找一户可靠的人家便赁出去, 定要打听清楚房客的为人品性,租金即便少一点倒无妨。”
不然若是碰上不靠谱的, 再好的房子也给糟蹋了。
绣竹满口答应着, 笑道:“nainai只管交于我,定然料理妥当。”
展眼便到了二十六这日, 众人启程, 除单装黛玉嫁妆并林家各样家当的行李箱笼的三艘大船外, 林如海同贾琏、贾兰一船,李纨则同黛玉一船, 另外沈颐、顾岩、顾湛、江衍一船, 顾老夫人则同颜慧、江映雪一船,一共七艘大船,各船各备食水, 那些男女家人们俱各小心照应。
自此大船晓行晚泊,正是金风退暑,玉露生凉,两岸上疏柳依稀,李纨黛玉每日住船之后,都到顾老夫人船上请安闲话。
行了数日,甚是平安。不知不觉已走了七八日路程。这日正值顺风,各船俱拉着满篷。
正是秋水长空,江上船只往来不绝,两岸景致,如在画中。
黛玉看着岸上风景,千头万绪涌上心头,当年独自一人进京,孤苦伶仃,如今再次进京,亲友俱在,心情却是不可同日而语。
李纨原在桌前打棋谱,见黛玉怔怔出神,不禁有些担心,便放下手中的棋子,站起身走过去,问道:“妹妹怎么了?”
黛玉回过神,摇头道:“没什么,只是想起当年进京的情景,一时有些感慨罢了。”
李纨心下明白过来,轻轻拍了拍她的手,安慰道:“妹妹如今已苦尽甘来了,往日之事也不必多想了。”
黛玉微微一笑,正欲说话,忽见白鹤掀帘进来,将一个点心攒盒放下,又将一张笺纸送与黛玉,笑道:“这是姑爷打发人送来的。”
众人闻言皆面带笑
意看着黛玉,这些时日顾湛时常会打发人送些东西过来,或是吃食点心,或是一首诗词,或是一句绝对,黛玉面上虽不显,心下却十分欢喜。
李纨也为黛玉高兴,当世夫妻大多相敬如宾,黛玉能得一心意相通的夫婿,自是好事。
见众人打趣的神色,黛玉面色微微一红,接过笺纸一看,见题是《咏雷峰塔》,顾湛已写了七言两句在纸上,黛玉目光一亮,当下也不理会众人,低头思索片刻,便命雪雁研墨,提起笔来续成一首,又吩咐紫鹃也收拾了几样点心,命人送回给顾湛。
紫鹃笑着去了。
李纨抿嘴一笑,知道黛玉面薄,也不打趣她,岔开话道:“妹妹过来瞧瞧外头的野景儿,真真有趣,那些树叶儿,叫霜染的通红,比春天的花儿还要热闹。怨不得古人说的’霜叶红于二月花’,真是一点儿不错。”
黛玉走到窗边,此时秋水长天,波平浪静,可巧到了一处村镇,眼见天已黄昏,船家便将船湾在码头上,各船开始做晚饭。
但见秋林尽染,枫叶流霞,岸上田地里还有些村庄男女,三五成群,收粮打稻,远远的几户农家正在做晚饭,炊烟袅袅,正如一幅水墨图画。
黛玉怔怔看了半日,但觉风日清和,天空地旷,心胸为之一畅,不禁点头叹道:“真如同黄公望的山水画一般。”
两人正在窗前赏景,忽听素云笑道:“nainai,晚饭好了,表姑nainai叫过去吃饭呢。”
因船上条件有限,诸事从简,因此除早饭外,李纨黛玉都与颜慧等人一处吃饭,林如海则与沈颐顾湛等人一处吃,如此一来也热闹些。
这里李纨黛玉答应一声,来到江家船上,顾老夫人正在与颜慧母女俩说笑,见黛玉进来忙一把拉到身前,笑道:“你这两日都吃的甚少,方才湛儿叫人去岸上买了好些新鲜菜蔬,我叫厨下整治了几样,一会子尝尝。”
黛玉答应着,不多时已传晚饭,只见四个婆子抬着两个五彩戗金大捧盒来,雪雁与白鹤忙上前接过,紫鹃与素云等人亦在一旁安插碗箸。
白鹤捧出一碗火腿炖肘子,一碟白灼虾,一盘竹笋炒鸡丝,一碟炸鹌鹑,一碟素炒山蘑,一碟凉拌藕片,一碟糟
蟹,一碟酿豆腐,一碗虾丸鸡皮汤,一盘nai油卷子,一碟枣泥山药糕,还有—大碗热气腾腾的碧粳米饭。
映雪—闻顿觉食指大动,口中早嚷饿了,洗了手率先便先撕了一只鹌鹑腿儿吃,不禁点头道:“好香!家常也吃这些,往日在家时不觉得,如今吃着这菜反觉有味儿。”
颜慧瞥了她一眼,道:“你就是数猫儿的,外头的饭菜才香。”
说的众人都笑了。
黛玉吃了几片山蘑,两块酿豆腐,也觉味儿更胜往日,用汤泡了碗饭,又吃了两筷藕片,见那螯rou片片似白玉、蟹黄油亮如黄金,忍不住也夹了一块细细品尝,只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