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明玦降级袭爵,得了父辈恩荫,在朝中谋了个不大不小的职位做着。
昔日的高门贵户一夕间坍塌,幼小的沈明仪可怜兮兮,太后的同情心不住的泛滥。
她在后宫不打眼了十几年,唯一一次鼓起勇气向皇帝求了个恩典,请皇帝为她的孩子和沈明仪赐婚。
一个已经家世败落的贵女,一个不受宠的皇子,两人就算结合也翻不出风浪。况且定西侯为保家卫国而亡,为他的女儿赐婚也正能彰显出皇室仁德。皇帝不假思索地同意了。
当时这个赐婚谁都没放在心里。
可谁也没料到,不起眼的皇子脱颖而出,继承皇位当了皇帝,落魄的定西侯府在沈明玦的支撑下,重现辉煌,甚至势头远远超过他父亲在世时的鼎盛。
摄政王的妹妹和皇帝,也算是门当户对的好婚事。
美中不足的是,皇帝太信守承诺了。当年赐婚时,他向沈明玦起誓,一定会对沈明仪好,一生一世只她一个女人。
皇子可以只有一个女人,但是皇帝可以吗?
显然不能。
皇帝的后宫也是政治的角逐场,本该百花争艳,但如今却一枝独秀。
偏偏那一株花尚还稚龄。
皇帝满十六时,朝臣曾为这事闹过一次,但当时被沈明玦暴力镇压,不了了之。
明面上不说,暗地里沈明仪听到不少风言风语。
沈明仪从来不是循规蹈矩的大家闺秀,她年幼时也是调皮捣蛋的小霸王,父母在世时她还小,没人拘着她,由着她的性子发展。后来父母去世,沈明玦能三五不时嘘寒问暖已是极限,他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人,怎么养的好姑娘家?
况且作为兄长,他更厌恶那些拘着小孩儿性子的繁文缛节。沈明仪做什么在他眼里都是可爱。
皇帝登基后的最初一段时间,沈明仪依旧我行我素,随心所欲。凡事自己快乐为先,才不管旁人怎么说。
后来,时不时她都听到许多酸话。
“她就是陛下一心认定的皇后啊?跟个泥猴儿似的,怎么一点规矩都没有?”
“陛下哪是真心喜欢她,不过是迫于摄政王的威势不敢退婚罢了。”
“也就是仗着有一个摄政王兄长,否则这样不守规矩的人,哪家会愿意娶她进门?连目不识丁的平民女子都比她懂礼数。”
攻击她的、说皇帝眼光不好的、指责沈明玦不会养妹妹的,所有的恶言恶语铺天盖地的朝尚还年幼的她涌过来。
沈明仪一度很迷茫。
难道只有循规蹈矩才是对的吗?
她想要无拘无束、随心所欲就错了吗?
只是一种活法而已,她没伤害人,也没违反法度,为什么就不可以照她喜欢的样子活着?
那时她还不懂事,不知道所有的恶意只有一个原因,她碍了她们的路。沈明仪只是凭着不能给哥哥添麻烦、不能让选择了她的皇帝哥哥蒙羞的直觉,收敛起张牙舞爪,收敛起所有不合时宜的习惯,学着闷在家里,做一个举止妥帖的大家闺秀。
哪怕她不快乐。
兄长注意到她的反常,告诉她不用理会外面的风言风语,做她自己就好。
可若她只是沈明仪,当然做自己就好。
但她不是,在沈明仪之前,所有人看到的都是皇帝的未婚妻、摄政王的亲妹妹。
她无路可走。对其他人来说,这样叠加的身份是羡慕不来的荣耀,但对沈明仪来说,这是无处不在的枷锁,将她禁锢在这样的身份里,接受所有人无孔不入的观察和批评。
沈明仪只能屈从,于是告诉兄长,她长大了,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不顾一切,否则出去会被人耻笑。
沈明玦到底粗心大意,只当这是女孩子间的攀比,便由着她的性子来。
偶尔被压抑的狠了,她也会调皮。
但从来不是以沈明仪的名字,而是在背后闹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,自娱自乐而已。
所有人都觉得沈明仪幸运,接受了皇帝和兄长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疼爱。但对沈明仪来说,接受何尝不是一种付出?
她接受了他们给她的地位和尊荣,却失去了天地任遨游的自在和自我。
究竟哪一个代价更大?
沈明仪说不出,她怎么能一边享受这些便利,一边又去惋惜那些失去。
鱼与熊掌不可兼得。
她还未学到这里的时候,便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。
皇帝的退婚于她而言不是抛弃,而是解脱。
从今以后没有未来皇后沈明仪,只有沈明仪。
*
“所以我真的一点儿也不难过,反而还有点开心。”沈明仪总结道,“你和哥哥不用担心我。”
陆承尧没有吭声,只是佯装调转马头,借着收缰绳的便利圈紧了她。
他想象着小小年纪的沈明仪,自己将自己关在屋里,学习笑不露齿、行不漏脚,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最看不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