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承泽

喜欢本站请下载app,无广告阅读

分卷阅读5

+A -A

目中所及都被归理整齐。我正对面的,即楼梯正对的墙壁正中开了一扇窗子,阳光透过玻璃毫无遮拦地烙印在木地板上,是一架倾斜泛白的四边形,明晃晃地映入视网膜。光边缘一小片稍暗的地方立着木头制的脚架,上面罩了白布,我猜那是画架,把布掀开来发现果然如此。画布上用红色颜料勾勒几笔,还未成型,暂时看不出画的是什么。右手边直到墙壁空无一物,往左侧看,一边墙角密密摞着些白罐子,另一边墙角拥挤地挨着摆放了什么有棱角的东西,同样被白布罩住,看不见内容物。

    我往白罐子的角落走去,它们是锡制的,一些封住了口,一些没有密封,我打开了几个半阖的看了看,里面没什么稀奇,只是各色的颜料。现在未明的东西只有一件。我往另一侧墙角去,掀起遮盖的白布随手丢在地上,自己也坐下来查看。那是一些背扣着装裱过的画,同样鎏金雕刻玫瑰枝的画框,尺寸不一,外侧到内侧依从小到大排列,最小的一个不及手掌,最大的有一臂长。从最小的一幅开始,我将画框翻转过来,看到一个人的下半张脸,鼻子、下颚都是草图般勾勒的线条,只有嘴唇部分饱满、鲜红,沉默地面向我。

    此时我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,这个我碰巧找到的地方想必是完全私密不可打扰之地,我的到来全不占道德,只能徒然扰乱平静。但换而言之,此时退缩毫无道理,我并非每次都能找到这样的地方,白塔仍处于庄园内部,即便位置偏僻,其主人也没有第二个人选。因此我丝毫犹豫都未,继续向下翻去。下一幅是某人的左手,从小臂开始绘制,臂腕、其余四指依旧是线条勾勒,而小指生动鲜活,指甲淡粉,连边线都一清二楚。其后一幅是从背后看的视线,肩部往上,这次是头发,唯有黑色鬈发占据画幅中心,柔顺地附在形状优美的头颅,每一个卷曲都在光中变化,灰暗或发亮。

    每幅画只是身体的一部分,没有模特的正脸与全部体态,对象无从辨认,我越往下看越明白,这些画都是为一个人而作,其中感情没有变化,一样压抑、狂热而向往,假如画者真是公爵,很难想象确实是他为某人作了这些画,他用纯粹的美的笔触描绘这些画,不涉及更深层的隐喻之类,只是单纯的、令人动容的美,有些画即便没有只字片语,人们却能读懂它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样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笔触,不可能作给任意某个人。庄园里鲜有这样的女士造访,至少我脑海中毫无记忆。我的推测被下一幅画冲撞得七零八落,我稍稍睁大眼睛。一副完整的不露面孔的肖像,从身形上还透出属于少年人的青涩,但是明显是男性的身躯。

    他刻画的是同一个人物,我能看出来,即便之前的画只是局部描画。有时他用很浅的颜色涂抹,使画像显得明亮而柔和;有时用极强烈的颜色对比,比如乌黑的发和玫瑰一样的红唇,又使之赋予人类蓬勃的生气,两种截然相反的用色风格,好像画家本人也总被这种悖论纠结,拿不清要用那种情感对待画中人。

    我不记得公爵对哪个少年表现出任何偏爱,即便对于我这样不予置理之人,假如真有这样的人登门,我当然也会知道。公爵本人如同某种象牙雕刻的塑像,与激烈的情感绝缘,人情拂过他,犹如塑像脚边掠过一缕尘烟,无法使他丝毫动容。

    而他确实如此动容。

    我扶在画框上的手慢下来,眼前的画只剩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幅,得用双手才能将它翻转。我犹豫着要不要窥探公爵的隐私,但是事已至此再放手就没了意思,于是我看了画。

    铺天盖地的大雪,鹅毛般轻飘飘地从天幕席卷而下,四处是凌乱的、丛生的荆棘,围绕正中纯白的祭坛。那雪花到处都是,无重量般压着仰卧在祭坛上的少年,他的身上没有衣物遮蔽,白雪掩盖住部分躯体,他躺在那里,从被刺穿的胸膛间源源不断地流淌出鲜红热血,雪在他的血中融化。黑色鬈发下掩映的苍白面庞上,他的表情无比安详平和,还带着若有若无的欣悦,在他削瘦的小腿,扭曲攀附一条黑色长蛇,嘶嘶吐信。一角阴霾的铅色天空,隐隐闪耀来自天国的金色光芒。

    而看过最大的画像之后我才发现,在其后隐藏的还有一摞未经装裱的画。顾不上细想,我把它们捡起来一张张翻看,那都是完整的、已完成的油画了,跟之前的画一样,画风各异,对象却都是同一个年轻人,或微笑,或沉思,或玩耍,或阅读,种种作态神情不一而足,但唯有一点是共通的,也唯有这一点使一切都变了味道。

    那个年轻人,要么是已经死去,要么是正在死去。

    穿刺、溺死、毒药、坠楼、绞刑,有多少幅画,就有多少种死法,无论怎样死亡,他的神情总是松弛而祥和的,好像他是自愿赴死的,那也不是死亡,而是响应神的号召,回到那清净而使人万分幸福欣悦的神国去了。

    画里的年轻人年轻得过分,他是黑色鬈发,消瘦的体格;在他溺死的画里,他的眼睛大张,能看见雾蒙蒙的绿色的眼珠;他有认真的、偶带一点迟钝的神情,这种神情我有时会从镜子里望见——画里的年轻人,长着我的脸。
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
如果您喜欢【魏承泽】,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
">